彝族是一個崇尚火的民族在彝族十月太陽歷的第二個星回節,就是彝族火把節,彝族火把節是第一批國家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頊目被譽為“東方狂歡節”。
《阿惹妞》是族音樂曲牌名,語直譯為小表妹,民間有多種民歌傳唱形式,抒發的是一種對生命的美好情愫,《阿惹妞》是一首情歌 一方情感 更是一種情懷,這種情懷深沉而熾熱 矜持而溫暖,這種情懷是火的情懷。
因為,火把節就是阿惹妞的節日,阿惹妞是火的女兒,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“阿惹妞”。
“生于火塘邊,死于火堆上”,每個彝人對火的這份“情”,是創作最初的感動,“火”作為族的主命圖騰貫穿全劇,從民族源起的腳步,到彝人世俗風情的展開,從阿惹妞情與愛的相遇相知到火把節的熱烈歡騰,《阿惹妞》呈現了“火”作為一個民族情感的載體,展開的生命傳奇,一次旅游,記住的也許只是行路的山水,一次觀光,收獲的或許只是駐足的見聞,一次真正的旅行,是觸摸一方山水的日月星辰,是感悟一方人文的生命情懷,《阿惹妞》的光亮,正在大涼山的星空下,溫暖并感動著您和我…
【序】源起
遠古,天地昏暗。牛角上的松明與夜空的星辰遙相守望。
虔誠的彝族先民們在畢摩神枝繚繞的煙霧中不安的涌動,
預示著一個非常時刻的降臨…
【上篇】天之火·生命的圖騰
日出明晃晃,月出明朗朗,五彩斑斕的彝寨生息綿長火鑄銀花換童裙,阿嬤耳語常叮嚀背水織布,曬糧打場,山歌好比金江水,琴聲訴說月光情
【中篇】地之火.歲月的沉香
黑色的英雄結上爬滿不落的星辰,五彩的衣邊牽動著跳蕩的太陽?!岸渎搴伞毙D的彩虹在“阿咪子”鮮亮的頭巾上,淌出歲月的河,唱出心底的歌。
【下篇】人之火.千季的歡歌
節日的天空下,火的精靈在跳躍,星星點點聚成流動的線,四面八方匯成歡樂的海。歌聲中,火是阿哥熾熱的胸膛,火是阿妹幸福的情長。
【尾聲】祈福
我們是太陽之子,太陽不跌倒;我們是月亮之子,月亮不衰落;我們喝的是,往下滴的清泉;我們燒的是,朝上長得潔凈木;我們走的是,筆筆直直的通天道。